北工大建规学子都选择去哪里留学?
【CCOC Bulletin 2024 Oct. 24】
又到了本科毕业生申请海外高校硕士课程的时间了,很多同学在准备材料、找老师写推荐信之余,都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海外名校,选择去哪里留学比较好呢?历届的学长们又都去了哪里?
第一个问题因人而异,不好回答,但第二个问题借助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毕业生去向信息,能够统计得出来。学院外事工作小组(CCOC)基于2019至2024届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出国(境)留学数据,制作了本期简报,旨在为建规学院师生提供参考。
1.建规毕业生近6年留学趋势
地处“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我校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虽处陋室,胸怀天下,对于我们这么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科来说,“诗和远方”也是建规学子们孜孜以求的情怀,因而国际化发展一直都是我院师生的优良传统。

在疫情之前,建筑学和城乡规划毕业生的出国(境)深造率一直都在逐年增长,在2020年(申请是在2019年秋季)分别达到了37.3%和34.5%的历史高位。疫情三年对海外留学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但在疫情结束之后,两专业的留学热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特别是建筑学专业反弹迅猛,在2024年甚至冲到了40.74%的历史新高。五分之二的毕业生出境深造,这个比例在全校70多个专业中也是比较高的,也让我们的深造率接近了70%(另有近20%保研+10%考研)。2019至2024年间,建筑学专业共有毕业生354人,其中109人选择留学深造,6年累计比例为30.79%;城乡规划专业共有毕业生168人,其中33人选择留学深造,6年累计比例为19.64%。预计在2025年,海外留学将仍然是我们毕业生的重要去向。
2.建规学子留学热门的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2019至2024年间,建规学子的留学足迹涉及13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高校。美国和英国仍然是最热门的留学目标地,分别吸引了43名和40名建规学子前往深造。前往这两个国家的学生占总留学人数的61.5%。不过,建筑学和城乡规划毕业生在偏好上存在差异,建筑学学生更倾向于美国,城乡规划学生则更加青睐英国。从城市来看,伦敦(21人)、香港(13人)、洛杉矶(11人)和纽约(8人)是留学最热门的城市,这些也都是世界级都市圈,以充满活力的经济,开放和多元的文化吸引着各地的学子。

3.建规学子选择的留学院校
以下六张图分别展示了2019至2024年间,建筑学和城乡规划毕业生在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世界大区所入学的高校及人数(为增强对比显示效果,同一座城市不同高校的人数进行了叠加)。从这些数据上看,建规学子对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大概分为五种类型。


1)留学美国:藤校名校不是梦
时至今日,美国仍然以较雄厚的科技创新力、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尖端教育资源独步全球。进入美国的常春藤盟校(The Ivy league)求学,是很多学子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目标。近几年在很多建规学子的奋斗下,获得藤校和美国顶级院校的offer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2019至2024年间,我院共有1人获得普林斯顿大学(2025世界QS=22)、2人获得哈佛大学(QS=4)、3人获得哥伦比亚大学(QS=34)、4人获得康奈尔大学(QS=16)、5人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QS=11)的录取。此外,还有2人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QS=12)、2人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QS=44)、4人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QS=44)、6人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QS=42)这些世界QS排名前50的顶级院校深造。获得QS Top 50院校offer的学生占赴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虽然咱们不提倡唯排名论,但是这些名校录取的背后,体现的也是我校建规学子的综合实力。
2)留学英国:优质资源随心选
对于不想考GRE,又对美国枪支文化心存忧虑的同学来说,作为工业文明发源地和现代高等教育先驱的英国是理想的留学目的地。世界QS排名第9、建筑学专业QS排名第1的伦敦大学学院(UCL)在2019至2024年间共招收了12位我校建规学子前往就读,使之成为最受我们毕业生欢迎的学校。事实上,在世界QS排名TOP10的院校当中,UCL也是申请成功率相对较高的唯二院校之一(另一个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研究型高校在中国的申请者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除UCL之外,2019至2024年间我院还有4人进入爱丁堡大学(QS=27)、4人进入曼彻斯特大学(QS=34,建筑学专业QS=5)、2人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QS=50)、1人进入伦敦国王学院(QS=40)这些QS TOP50的院校留学,也有不少同学拿到了布里斯托、格拉斯哥、伯明翰、南安普顿、利兹、谢菲尔德等QS排名在50至100位左右大学的录取。英国传统的授课型硕士课程多为一年制,但近年来由于开放了RIBA part I认证,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学子获得了攻读二年制RIBA part II课程以完成职业化教育的机会,提升了英国建筑类院校的吸引力。


3)留学欧洲:换个角度看世界
欧洲大陆的高校通常相对冷门,因为对于大多数自幼接受英语教育的同学来说,学习一门新的外语颇具挑战。不过,作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祥地,欧洲大陆自中世纪起就拥有众多实力雄厚、大师辈出的“豪门级”世界名校,包括一些对建筑学科发展影响深远的实力派院校。在2019至2024年间,我院有17名学子(主要是建筑学专业)前往欧洲大陆求学,包括进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QS=7)、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QS=49,建筑学专业QS=3)、阿姆斯特丹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等。这些院校都以工程技术见长,历史悠久(如阿姆斯特丹大学有400年、天主教鲁汶大学有600余年建校史),大多数世界QS排名在50-100之间,或建筑学专业QS排名位居全球前列。在这些学校的校园里,古典传统和现代智慧交相辉映,人文积淀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深入接触这些国家的城市和人民,也许能带来几分“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感悟。
4)留学亚太:学贯中西兼收并蓄
得益于中国的崛起,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当今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中国的港澳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以及近代的日本都是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交汇互通的重要节点。即便是以威斯敏斯特体系立国的澳大利亚,也较域外的西方国家更加关注亚太本土的事务和发展。对于不想离家太远,希望学习西方科技经验但又不想远离东方社会视角和旅居环境的同学来说,亚太知名高校是上佳选则。在2019至2024年间,我院共有35名学子赴亚太高校就读,占留学总人数的26%,包括5人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QS=8,建筑学专业QS=5)、4人进入香港大学(QS=17)、3人进入香港科技大学(QS=47)、各2人进入悉尼大学(QS=18)、香港中文大学(QS=36)和昆士兰大学(QS=40)、1人进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QS=30)这些世界QS Top 50院校。此外,也有一些同学选择了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东北大学、筑波大学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工程和设计学科强校就读。值得提及的是我们有13位学子赴港留学,使香港成为继伦敦之后第二受欢迎的留学城市。香港的优质大学众多,北工大和香港诸高校同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在当今国家大力推动京港澳科教协同合作的大背景下,赴港留学具有广阔前景。


5)留学艺术院校:追求美的真谛
除了选择传统的名校和工程技术强校之外,也有不少建规学子选择去一些相对小众但极富专业特色并站在创意时尚前沿的艺术和设计类院校深造,重温传统建筑学教育的Beaux-Arts传统。在2019至2024年间,我院有11名毕业生选择去此类学校留学,包括3人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人进入AA建筑联盟学校、各1人进入伦敦艺术大学、德国法兰克福艺术大学、美国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和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这些学校基本超然于QS排名之外,但其专业影响力毋庸置疑,创意无国界,文化有共识,她们的魅力只有懂她们的人才知道。

4.结语
就业、读研、还是留学?这是每个邻近毕业的同学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建筑、规划和地产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很多建规学子也调整了自己的毕业发展计划。如果条件许可,在国内行业相对低迷的时期去海外学习,开拓眼界,提升能力,探索多元文化,领略世界风情,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很多建规学子在选择留学院校的时候,对申请的专业方向也进行了拓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也包括性能与交互设计、信息管理、视觉传达、数字与媒体、城市空间科学、沉浸式艺术、服务设计与创新、资源与环境、城市社会科学等新兴或跨界领域,扩大自己的就业潜力。希望我们对2019至2024届建规学子留学数据的分析能给正在和未来计划去海外深造的同学提供有益参考,祝愿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Follow your dreams, inspire the future!
撰稿:学院外事工作小组 廖含文
审校:熊文
特别鸣谢: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严乐老师提供数据
特别鸣谢:城乡规划研究生崔文慧、建筑学研究生彭紫璇协助绘制数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