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拥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专与城乡规划专业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聚焦国家和首都重大建设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办学路径,深耕北京、面向京津冀,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乡村规划与遗产保护、城乡安全与防灾韧性规划、大都市公共建筑及复合空间设计、绿色建筑与环境优化技术、城市更新与住区设计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为建设和谐宜居韧性智慧之都、提升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贡献工大方案,培养高水平人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校训精神,坚持学校“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建筑系39人,城乡规划系34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37人。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3人,专业学位硕士产业导师135人。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653人,其中本科生361人,硕士研究生292人,博士研究生41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约为1: 1,属于研究型学院。近三年,学院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均超过50%、就业率超过95%。

附)学院大事记:

196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大学部并入北京工业大学,成立土木建筑系,含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和道桥3个专业,设建筑学教研室。

1980年,建筑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五年制)。

1988年,北京工业大学设立建筑系,原土木建筑系改为土木工程系。

1996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获第六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建筑学本科专业首次通过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是全国第15所通过专业教育评估的高校,并于2002、2006、2010、2014、2018和2022年七次通过复评。同年,北京工业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土木工程系、建筑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和建筑勘察设计院合并成立建筑工程学院。

2002年,城市规划系从建筑系中分出。

2003年,建筑学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从建筑工程学院分离,成立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年,城市规划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城市规划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五年制)。

2008年,成为北京市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009年,建筑学专业入选北京市和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首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筑学综合实习基地(与北京建筑设计院共建);

2010年,建筑学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筑学硕士首次通过专业教育评估,并于2014、2018和2022年四次通过复评,2022年复评为优秀。

2011年,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

2012年,成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清华大学与北京建筑设计院共建)。

2014年,城乡规划专业首次通过全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本科和硕士同时通过),并于2018和2022年三次通过复评,2022年复评中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为优秀。

2014年6月,获北京市科委认定成立“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5年,获批北京高校示范性创新实践基地(建工联合)。

2016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认定“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7年6月揭牌正式成立。

2018年,获批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为全国第14所。

2019年1月,成立“北京工业大学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中心”。

2020年5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建筑工程院、城市交通学院合并成立城市建设学部,建筑学、城乡规划系保留运行。同年,建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成立“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

2021年,城乡规划专业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2022年,城乡规划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和硕士第6次通过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专业教育评估复评(硕士优秀,有效期6年),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和硕士第3次通过全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复评(本科优秀,有效期6年)。

2023年,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博士点通过教育部博士学位点专项核验。同年,获北京市文物局认定成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定位于北京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

2024年5月,建筑系和城乡规划系从城市建设学部分出,恢复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版权所有 ©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