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街道人本观测与治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慢行阈值的城市慢行交通空间规划理论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课题多项,参与编写中国城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标准,参与完成上海、北京、深圳、武汉、青岛、天津、沧州、拉萨等多座城市慢行交通规划项目,获得第五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发表核心期刊与会议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全国优秀会议论文奖6次。
二是历史街区智慧更新。获聘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领衔责任规划师,组建了大数据、交通、市政、建筑、园林等跨学科团队。创建人本街道实验室,将教室与实验室搬到了胡同、大杂院、老旧小区,聚焦民生问题,开展人本观测、公众参与、设计实验,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历史街区更新。获得2018、2019、2020、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责任规划师与第四届西城区百名英才,参与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